2015年至今,虽然走红毯的地点在变,但不变的是上海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城市品格。从诺奖得主到专家院士,从科普网红到少年创客,纷纷在这条红毯上留下他们“人生第一次”,他们在向市民展了科学家魅力的同时,也让公众第一时间感受到创新速度。
“来,和独属于自己的红毯合个影。”今年的红毯上,主持人会向每一位红毯嘉宾说出这句话。今年,上海科技节首次尝试多场景元宇宙红毯直播,这是一个由AI结合XR(扩展现实)的可视化技术、无感知动态捕捉、2D转3D重建技术打造的虚拟世界中,环境场景随着走上红毯的科学家而变化。
在为图灵奖得主、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私人订制的元宇宙红毯空间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由0和1组成的圆球。4年前,以他名字命名的期智研究院入驻徐汇西岸,汇聚了一支潜心研究人工智能、现代密码学、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科研队伍。
“我的新论文已经写好,正等待发表。”姚期智透露,他和团队用4年时间进行了一项用现代密码学技术防止滥用基因编辑的研究,有望成为未来基因研究的标准。而他最大的愿望,是期智研究院能够走出一条新的、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这里成为全球颠覆性创新的突破地标。
或许是元宇宙激发了科学家的表现欲,华领医药创始人陈力一路小跑着与观众挥手,乐在其中。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他为了这次属于自己的红毯,穿上了崭新的西装,还特意搭配了一条印花领带。陈力的元宇宙红毯标志物是葡萄糖激酶,这也是华领全球原创新药“华堂宁”能够实现“稳糖”的关键机制。不久前,华堂宁这款糖尿病治疗新药进入医保,陈力相信这款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药物将惠及更多患者。
按照今年的红毯排序,科技传播方阵第二出场,体现出上海对优秀科普人才的扶持和鼓励。
“我昨天查了天气,今天上海风和日丽、蓝天白云。”科普IP“中气爱”联合主创傅正航走红毯前不忘做好“本行”。“中气爱”是中国气象爱好者的简称,在全平台粉丝数已近2000万。
直到确定红毯人选的前一天,傅正航还不敢相信自己成了红毯嘉宾。现实中,他是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一名在读博士生,自认为离“星光璀璨”的科学红毯有点远。
事实上,科普与科学紧密相连。2022年夏天,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极端高温,同一时间巴基斯坦的降雨量却是历史常年平均降水量的10-20倍以上,在紧跟热点做科普的同时,傅正航也在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将《北半球夏季南亚西北部洪水和东亚热浪共发的机理研究》作为毕业论文,并将主要成果投给《科学》子刊,不久前被录用刊发,并被选为当期封面论文。
笔名“菠萝”的李治中是一名活跃在普及癌症知识一线的科普作家。从10多年前在人人网上写下第一篇科普文章至今,他已经写出了五本科普书籍,从《癌症的真相》到《癌症·防御》,每一本都紧跟最新科研进展。最近,他又在写一本与免疫治疗相关的书籍,问到笔耕不辍的原因,他回答说想把最新的科研知识告诉大家,也要和“谣言”赛跑。
“我蛮喜欢演讲的,走完红毯后看看有没有团队愿意和我合作拍视频。”李治中想借助红毯的“明星效应”,给科普开拓更多可能性。
62岁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郭寅龙在红毯上神采奕奕。听说要走红毯,这位低调了一辈子“上海工匠”连连推辞,架不住旁边人软磨硬泡,他终于答应献出这“人生第一次”。
“我们的工作就是做一双‘眼睛’,去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郭寅龙说。他创制了一系列反应机理有机质谱测试装置,自主研发了多款高灵敏度的质谱离子源,为更灵敏、更准确、更高通量地实现痕量组分的质谱分析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还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问题,在近年来多个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说起工作,郭寅龙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的工作满足了社会需求,完成了国家任务,许多重大科研成果背后有我们的参与。”他说。迄今为止,他指导培养了100多名学生,许多学生也开始带起了学生,可谓“三代同堂”在科技领域做贡献。
谁能想到,在B站拥有百万粉丝的UP主、网名“稚晖君”的彭志辉,在现实生活中是一名“i人”,但是内向的性格并不妨碍他在机器人世界天马行空地挥洒创意。他表示,上海浓厚的科创氛围是吸引他毕业后来沪创业的原因。尽管他身上有很多标签,但他最喜欢还是别人将他看成一名工程师,因为工程师是知行合一的代表。
“今年下半年,智元机器人会有一个重大发布,请大家期待。”红毯上,彭志辉面向镜头说出了他的未来。
作者:沈湫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359579654617970&wfr=spider&for=pc